当禅修者将“三摩地”(定)误解为“专注”
三摩地(samādhi)的意思普遍被理解为“专注”。这种观点意味着,要修禅就需要集中注意力,结果造成了各种问题。 紧绷和其他不适: 当你试图坚持不懈地专注于某样东西时,你可能会发现这非常困难,注意力会分散。然后,为了能够专注,你会更加努力地集中注意力。这样做时,你最终会感到紧绷,尤其是在眉间。如果继续努力,就会感到疲倦甚至恶心。 执取: 如果你能够专注,你就培养了执取。毕竟,修习专注就是修习在精神上抓住某个对象。这是执取。 增强喜欢和讨厌: 当你能够专注时,心智就会产生一种倾向:它会夸大事物。因此,无论专注于什么事物,无论是令人喜欢或令人讨厌的,心智都会将其夸大,从而增加喜欢和讨厌的强度。即使在修习刻意专注之后,这种倾向会继续存留一段时间。 上瘾: 当你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时,思考会很少,身体会很放松。在这种情况下,使用的能量非常少,甚至连呼吸都会停止。如果你原本的注意对象是呼吸,那么当时你的心智就没有了一个明确的注意对象。在这种情况下,心智就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对象。这个对象可以是视觉上的,也可以是触觉的,而且你会觉得它很真实。如果你注意这个心智所创造的对象,你可能会沉浸其中,进而引发一种狂喜的感觉。这种体验是多么的令人兴奋,以至于你十之八九会渴望得到更多。如果你能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这种体验,你就会上瘾。 挫败感和紧绷: 然而,如果你太急于再次获得它,你就会得不到。如果继续尝试,你很可能会变得受挫或紧绷,或者两者兼而有之。 逃避现实: 如果你变得善于沉浸这种入神状态,你可能会受到诱惑,将其作为应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方式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你的修习就变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。 结语 如上所解释,将三摩地误解为专注会导致许多问题。有趣的是,早期的佛教典籍中并没有提到这些问题。如果三摩地有可能导致这些问题,佛陀应当会对此提出警告,而编纂者也会将他的警告加入经文。既然经文里没有提到这些问题,我们至少应该慎重考虑,三摩地有可能并不是“专注”。如果不是专注,那么什么才是“三摩地”呢?如果你有兴趣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可以考虑阅读《 什么是禅那和三摩地,你真的知道吗? 》。你将了解早期佛教典籍中“三摩地”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