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rch, 2025

驯服诱惑:处理负面欲望的策略

Image
负面欲望五花八门:有可能毁了自己甚至他人的极端欲望,也有诸如想吃不需要的美味食物的轻微欲望。无论强度如何,任何会带来负面结果的欲望都不是好事。 处理负面欲望的策略大致可被视为由两个部分组成:平息心智和清晰的内观。 平息心智 当欲望不断地重击你时,你需要的是平息心智。例如,如果你有持续的冲动想看黄片或买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,就这样做好了:呼吸,感觉身体,放松。只要坚持下去,欲望很可能就会过去。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并有效,但它无法消除欲望的倾向,只能抑制起作用的欲望。如果要消除欲望的倾向,你需要清晰的内观。 清晰的内观 当欲望没有困扰你,你的心智相对平息时,这正是更深层次地处理欲望的合适时机。问问自己:“为什么?”例如,为什么你想看黄片,或者买你不需要的东西?要对自己诚实。 你可能会看到自己身上存在已久的潜在问题。也可能看不到。无论如何,你都要有兴趣知道。起作用的显著欲望可能只不过是更重要的问题的一种表现。你需要处理这个问题。 正见和正确心态 每当你面对欲望时,你都需要有正见和正确心态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站稳脚跟。这需要练习。想知道如何练习,请阅读 《开放式觉知禅:简介》 。 结论 处理负面欲望既是一种巧术,也是一种训练。它需要即时应对的知识和技术,也需要长期的自我探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上述做法不仅能帮助你克服有害的倾向,还能为更有意义、更满足的生活创造空间。

如何处理批评

Image
没有人喜欢被批评。但无论喜欢与否,被批评还是生活里的一部分。一旦我们能够接受这一点,我们就能利用批评来促进自己的成长,即使批评者并非出于好意。以下是一些处理批评的提示。 首先,听清楚。对方到底在说什么?尽量不要立即为自己辩护。 如果那批评是具体的,例如:“你刚才的行为很自私”,那么就花点时间来检查一下批评是否有任何真实的地方。要是你发现是有确实根据的,即使只是某部分,仍感谢对方告诉你,并想想看今后如何能够做得更好。如果你不确定是否有根据,可以告诉对方:“我现在看不出来,但让我反思一下”或“……让我以后多加注意”。如果在你看来这显然是没有根据的,你可以简单地回答:"我听到了",或者就只是点点头。 有时,一些批评在现在看来已经变得没有根据,但在过去确实是有的,批评者还没有放下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仍然可以承认它。你可以说,“我明白你的意思。” 如果批评过于笼统,比如“你很自私”,那么你可以要求对方举出具体的例子。如果他能给你提供有确实根据的例子,你就能好好地利用这个批评。如果他举不出来,那么批评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以就只是点个头,告知你已经听到了对方。 如果批评者不停地批评你,最好不要作出任何回应。如果他看来还会继续说很久,那就离开吧。如果不能离开,“你就要尽可能成为一个极度无聊、极度无趣的人。”(艾伦-比罗斯(Ellen Biros)) 如果批评是针对你无法改变的事情,比如你的性别、身高、肤色或种族,这种批评丝毫没有建设性。你完全没有必要接受这样的批评。最简单的回应就是无视批评者。如果他们继续说,就按上述方法回应。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批评过于敏感,检视一下自己是否有缺陷感或无价值感。如果有,这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:《 培养自信:经藏中的两种方法 》。 结语 如果谨慎处理并反思,批评可以成为一个人成长的有力工具。通过认真倾听、评估其真实性并周到地作出回应,即使是最严厉的反馈,我们也可以善用来自我提升。记住,并非所有批评都值得你去关注。忽略那些没有建设性的批评,只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。有了知识和自我意识,你可以优雅地处理批评,变得更有智慧,脸皮也变得更厚了。

画井的小孩

Image
从我主持的一次静修营回来之后,一位女士向她10岁的儿子讲述关于我。儿子对她说:“我要去见师父!” 几个月后,我们见面了。我本以为他会有很多话要说,但他却静静地坐在那里。等了一会儿,我说:“有什么事情要跟师父讲吗?” 他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说:“Hhaihhhh….” 我等着他说些什么,但他只是坐在那里。我又等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有什么事情就跟师父讲吧。” 他又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说:“Hhaihhhh….” 我等了又等,他还是什么也没说。显然,他来见我是有原因的,但他没有说出来。那我该怎么办呢? 我突然想起了大概两周前偶然读到的东西:艺术疗法。于是,我给了他一张纸和一支笔。(我没有准备好彩色颜 料。)我说:“你要画什么就画什么吧。”然后我就让他一个人呆着。 过了一会儿,我走过去看他画的东西。我不太确定那是什么,所以就问他:“这是什么?” “是个井。” 哇,他说话了!我又问,“井里有没有水?” “没有。已经干了。” “这个井是不是代表你?” “应该是吧。” 我的心沉了一下,然后问道:"你是不是想死? 他点了点头。 我们之后就静静地坐在那里。 过了一会儿,我问:“还有什么事情要跟师父讲吗?” “没有了。” ”那好吧。” 然后他就起身离开了。 之后,我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说:“Hhaihhhh….”

当烦恼障坠入爱河

Image
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:你还没有真正地认识某个人,但不知怎么的,你还是被这个人深深地吸引了。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。你已经坠入爱河了——或至少我们一般是这么认为的。 想想吧:你都不怎么认识这个人。那你到底是喜欢上了他的哪一方面呢?而你又是为什么会喜欢他的那一方面呢? 我的一位学生给我发信息,说她刚认识了一位男生,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了。她说她记得我对这种情况的告诫,问我她是否应该后退。 我心想:“说什么也没用吧?”但我还是告诉她:“是的,最好还是后退。”然后,她还是跟他在一起了,受苦直到再也受不了了才和他分手。几个月后,当她告诉我这件事时,我忍不住说:“都跟你讲咯。” 有些人会反复地陷入这种境地。例如,上文提到的人的姐姐(也是我的学生)早些时候告诉我,她交过三个男朋友,每一个都经常批评她。从逻辑上讲,她应该从第一次经历就已经吸取了教训,不需要再经历两个苛评的男朋友了。但事实并非如此。让我来解释一下。 上文中的两姐妹有类似之处:被对她们苛评的人所吸引。你可能会问:“她们为什么会喜欢上这样的人呢?”这是自卑的人可能表现出的众多奇怪行为之一。(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,可以查阅  Defectiveness Schema 。)他们也可能会爱上那些已经有爱人的人,或在其他方面不可得到的人 ,比如出家人。只要这自卑感还存在,他们就会有以上类似的奇怪倾向。 在向我讲述了她的不愉快经历后,当妹妹的告诉我,有些男生对她很好,但她总觉得他们好烦。(她多天后告诉我:“其实是因为我觉得我不值得他们对我好。”)相反地,她会喜欢那些经常批评她的男生。她问:“是不是很变态?”我说:“烦恼障一定是变态的。” 自卑感只是让你爱上不合适的人的众多消极心理模式之一。例如,如果你有自我牺牲模式,你就会被有特权感的人所吸引。(要了解有关这种吸引力的更多信息,请查阅 “ Schema Chemistry ”。)如果你因为自己的负面心理模式而与人交往,你肯定会受到伤害,同时也许会让他们受到伤害。 所以,下次当你发现自己被一个几乎不认识的人深深吸引时,问问自己:“我到底是喜欢上了他的哪一方面呢?”当你确定了这一点之后,再问:“我为什么会喜欢他的那一方面呢?” 不要猜测。往内看一看。这样做,你不仅可以为自己省去很多痛苦,还可能获得关于自己的宝贵见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