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July, 2023

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到入出息念?

Image
入出息念或安般念(ānāpānasati)实际上相当简单又容易。它也是平息焦虑和不断思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。然而,一些需要安般念的人却说他们做不到。一些尝试过的人变得很紧张,尤其是在眉毛中间以上的部位,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放弃。 这是怎么回事?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,发现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们做错了。 如今,当佛教徒谈到安般念时,他们通常是指只专注于鼻尖周围的呼吸的感觉。然而,佛经对安般念的描述并非如此。 有几个不同之处: 你不需要只是注意鼻尖。开始时,你只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呼吸。 掌握了知道自己在呼吸之后,你就在呼吸的同时,感受自己的全身。 然后,在呼吸的同时,平息身体的"用力"。这意思是说,释放身体不必要的紧绷。 当这一点做好了之后,接下来的安般念是以其他方面修练的:体验喜乐;体验并平息心理造作;体验心、令心愉悦、令心稳定、解放心;观察无常、观察离贪、观察止息、观察舍弃。这一切都是在呼吸的同时进行的。 这种修习方式不要求你做不自然的事情。(我是指持续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一个很小的部位。)这种修习方式比较容易,因此不会造成紧张。

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要如何修禅

Image
有些人说如果你有精神疾病就不应该修禅。这说法有一部分是对的,精神疾病患者不应该修专注禅(concentration meditation),因为这种禅法很容易使病情恶化。 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你完全不应该禅修,或者完全不能从禅修中受益。其实,如果你修正确的禅法并正确地修,禅修可以缓解你的精神疾病。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绪不宁,这使他们疲惫不堪。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找方法来安顿心灵。让我给你建议一个方法: 吸气,感受身体,呼气时放松身体。 就是这样。是的,就是这么简单。不需要闭上眼睛,也不需要盘腿坐。 尽可能整天经常这样做。如果你忘记了也没关系,这很正常。当你知道已经忘记时,重新开始就好了。要善待自己。一整天记得修禅是需要多年修练的。 当你继续这样做时,你记得的时间会越来越长,忘记的时间会越来越短。换句话说,你禅修的时间自然会变长。 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,你会注意到你的负面思维减少了。因此,你变得更有活力,更自在。这时,不要变得过于自信而停止练习,要继续下去。这种禅修会给你带来更多好处,你的心理甚至可能变得比大多数人更健康。

如何把心安顿好去面对问题

Image
有时,我们知道我们需要面对某个问题,需要说或做某些事情,但我们内心的阻力多到我们就是做不到。  例如,你想告诉一个同事不要再把他的工作交给你,但你发现你很难让自己去做这件事。每当你想告诉他时,你就会感到很不舒服,从而放弃这个想法。这可能是因为你害怕他会报复。也可能是因为你觉得你应该牺牲自己,要不然你会感到内疚。不管是什么原因,如果你想做你需要做的事,下面的内容可能就是你所缺少的关键。  你感受到的不适,阻碍了你去做你需要做的事情。那么,你如何才能减少这种不适感,从而使你能够做出那件事情呢? 想一想做你需要做的事。 当不适感出现时,把它看作 只是 不适感,只是一种感觉。告诉自己:“感觉只是感觉。” 当不适感消失后,再做一次步骤1和2。你会发现,每次再做时,不适感会比之前少。 当你发现不适感没有再减少时(这时它应该比第一次少了很多),你就可以停止了。 重要提示 :不要想去掉不适感,因为这只会给心灵增加压力。只管做这些步骤,不要期待任何结果。  即使你已经做过很多次上述步骤,仍然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,但不会很多。它不会多到让你觉得被迫放弃做你需要做的事情。  剩下的不适感是预料之中的,因为你的头脑仍然认为做那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是危险或不好的。然而,经过减少了这种信念所造成的不适感,你现在有能力去做了。  当你真正完成这件事时,你可能会感到 超级棒! 或者,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不适感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不用担心。再做一遍上面的步骤吧!